编者按
2021年7月,我省启动“向阳花开”助学帮扶行动,通过建立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管理的“三全”帮扶体系,从情感精神帮扶、学习成长帮扶及生活物资帮扶的“三扶”维度帮助他们在浸润中拔节孕穗、于无声处向阳花开。
为促进“向阳花开”助学帮扶机制长效化,更好地帮助我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才,省、市评选出一批典型优秀做法,市教育局开设专栏报道。
优秀案例(七)
(省十佳案例)
爱心助学放飞梦想
建瓯市第二中学
01
背景分析
童同学,女,18岁。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在她10岁时改嫁到湖南农村。童同学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体弱多病,奶奶在家操持家务。家中两位病人也由奶奶照顾,全家以务农为生,收入微薄。家庭还依靠一个在小巷子摆摊卖猪肉商户的儿子给一些资助,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无法满足童同学成长发展的需要。因此,童同学成为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02
帮扶措施
(一)情感帮扶情况
校党支部詹作建书记担任“爱心爸爸”,具体负责对童同学进行情感帮扶。詹书记从年段长和班主任处了解到童同学的情况后,主动找她进行谈心,还经常用微信与童同学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她思想上的困惑。
逢年过节,校党支部都会组织人员入户走访看望。今年春节前夕,詹书记与党小组组长、高三年段长肖舒老师一同,为童同学送去学校的慰问金500元。此外,詹书记还给童同学购买运动鞋、围巾和小食品,带去节日的温情。在童同学上大学前,詹书记送给她一部新手机,还把她接到家里,为她饯行,让她感受亲情般的温暖。有一回,童同学对班主任余建平老师说:“詹书记比我父亲还好。”(二)学业帮扶情况
由于种种原因,童某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高三年段长肖老师与班主任余老师为童同学制定学业帮扶计划,组织各科任教师一起帮助她做好成绩分析,找差距,补短板。经过不懈努力,童同学的学习方法得到改进,学习信心得到增强,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童同学从此鼓足了学习干劲,还被同学们推选为副班长。
高考前夕,童同学向老师反映心里的害怕情绪。詹书记、肖段长和资助办主任李翔老师等,在高三年段办公室针对她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焦虑,召开了一次恳谈会。教师们及时解决了她的心理问题,鼓励她“轻装上阵,圆梦高考”,帮助她平稳度过冲刺阶段。同时,在高考成绩揭晓后,为解决童同学志愿填报困难的问题,学校还请对填报高考志愿有一定研究的黄仪平老师进行指导,确保她“走得了、走得好”。
(三)物资帮扶情况
一是免除学费,每年1600元,三年合计4800元。
二是优先安排奖助学金,每年发放“黄仲咸奖学金”“旭辉奖助学金”各1000元,三年共计6000元。
三是支持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岗,给予一定报酬。
四是根据国家资助政策,每年发放国家助学金3000元,三年合计9000元。
五是寻求爱心企业家支持。在詹书记牵线搭桥下,建瓯市绿之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玉秀女士担任起童同学的“爱心妈妈”。高考后的暑假,潘董事长为童同学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并发放5000元工资,还带她到厦门、漳州等地旅行。此外,潘董事长还以身为女性特有的细心,在思想、生活上予以童同学关爱和指导。潘董事长表示,大学四年期间还会尽力帮助童同学,给予她有求必应的“定心丸”。
六是积极争取慈善机构支持。去年8月,建瓯市“郑政谋基金会”根据童同学家庭经济状况和被本科院校录取的事实,给予她5000元奖学金,帮助她解决学费、生活费不足的困难,确保她能够顺利进入大学深造。
03帮扶成效
通过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学校、老师的热心关怀和大力资助,童同学在浸润中拔节孕穗、于无声处向阳花开。她如今已经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考取了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实现了她的第一个人生梦想,成长为一名健康向上、活泼开朗、积极进取的新时代大学生。报到前,她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大学里她还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以弥补生活费的不足。童同学特意给学校写了一封感谢信,衷心感谢学校党支部和老师三年来给予她的关心和帮助,表示在大学里一定会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我们相信,童同学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初审初校:陈颖莹
复审复校:严数时
终审终校:罗金勇
转载请注明出处
<p style="color:#A4ACB2;font-size:12px">来源:南平市教育局(微信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