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国网事感动2023”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全国十位获奖人分别在教育、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志愿服务等领域默默耕耘,他们用热爱和坚守、创新和担当诠释“凡而不凡”的意义。其中,“情系漓江的二郎神”、桂林市公安局漓江分局民警巫晓曦成功入选。“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活动”由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承办,自2010年起已举办十三届。该活动以普通百姓为报道和评选对象,由新华社记者走访基层挖掘感动人物,不同机构推荐候选人,发动网民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线上、线下评选并举行年度颁奖典礼。巫晓曦,现任桂林市公安局漓江派出所副所长。从警10年来,巫晓曦先后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50余人,其中抓获破坏环境类犯罪嫌疑人30余人,数百斤漓江鱼被放生,救助溺水群众6人。他始终以江为伴,坚守在保护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第一战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保护桂林山水”的殷殷嘱托,履行“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被誉为守护漓江的“二郎神”。因工作成绩突出,巫晓曦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三次,优秀公务员三次。
近年来,桂林市公安局牢记习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打造最具安全感的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漓江生态综合治理,打造“漓江卫士”水上铁军,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网格化漓江治理与保护新模式,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巫晓曦,就是这些“漓江卫士”的一员,江面巡逻、水上联合巡航等就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每次巡航,他都会关注漓江航道的通航秩序和漓江沿线的生态风貌,对于巡航过程中发现的破坏漓江生态环境的情况,就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巫晓曦带领民警在漓江水面开展巡逻
2022年4月21日,巫晓曦和同事在一次夜间巡逻过程中,在漓江黄牛峡水域抓获了一名正在电鱼的男子。经了解,该村民莫某,是潜经村的村民,由于家庭贫困,没有一技之长,基本的生活收入都无法维持。
巫晓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光靠入村入户进行漓江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还不够,虽然能提高村民的政策知晓率和生态保护意识,但是自身生计问题不能解决,“人人参与漓江保护”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从那时起,巫晓曦就成了莫某的自愿帮扶人。他逢年过节的去看望莫某,并积极请教驻村书记学习政策,联系潜经村委为莫某寻找脱贫路径,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发挥了帮手的作用。那时,正值潜经村在进行村子的改造,旧房将被改造成民宿、画院、小作坊等旅游经济实体。巫晓曦经过和村委的多次沟通协调,终于为莫某争取到一个泥水工的工作,这时巫晓曦才算松了口气。
2023年初,七星法院、检察院在市渔政码头,对去年参与非法捕捞的人员采取公益放生的形式进行生态补偿。作为曾经的非法捕捞人员莫某也参加了。他感慨地说,“以前不知道电鱼对漓江生态破坏这么大,经过教育和法律的惩治,我深深地吸取了教训,并愿意自费购买鱼苗参加放生活动,以后一定会参与到保护漓江、保护环境中。”
莫某的转变让巫晓曦又有了新的工作思路,在沿岸的村里像莫某这样的人应该还有很多,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他向漓江分局党委汇报了他的想法。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搞好漓江大保护,不能各自为战,必须在“协同”上做文章,要在大保护中展现公安作为与担当。
分局党委经过研究,沟通相关单位和村委,最终形成了分局水上执法大队、雁山分局草坪派出所、潜经村委等基层党支部,以党建联盟的形式,共同开展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动员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让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了战斗力,形成了漓江治理和保护工作强大合力。巫晓曦,是桂林公安民辅警中的一个优秀代表。全市公安机关全体民辅警将以巫晓曦为榜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扛旗争先,勇争一流,全力保护好漓江生态环境,守护好桂林的绿水青山,为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公安力量。
文章出处:桂林警讯

来源:平安平乐(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