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结对帮扶共建实效,加强援边帮扶学校交流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桂林市芦笛小学与东兴市实验学校在学校管理、德育建设、课堂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充分开发、利用和共享两校教育资源,两校携手共同发展。
携一场春风细雨,揣一腔教育热忱。2023年4月10日,桂林市芦笛小学党总支部书记、校长陈海荣带领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代表、骨干教师一行10人来到东兴市实验学校开展实地调研、骨干送教、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多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活雅沁润细无声,阳光育人入心田。上午9时,桂林市芦笛小学送教团队来到东兴市实验学校,一走进校园便有一股活雅之气、书香之气、优雅之气迎面而来。东兴市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国门学校”,秉承“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学理念,以“活雅”作为学校的文化育人核心。在何深宇校长的带领下,芦笛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参观了学校慧智长廊、民族团结文化长廊、生态园劳动基地、科技创新活动室、大队部、团员活动室等,欣赏京族的独弦琴表演,感受学校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水本无华,相荡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上午10时,结对帮扶行政管理交流活动在东兴市实验学校党建室顺利举行,东兴市教育局副局长洪永兴出席了该活动。首先,东兴市实验学校校长何深宇对芦笛小学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以《活雅文化浸润下的国门学校建设》为题,介绍了东兴市实验学校的建校历史和基本情况,从团队建设、教育教学、“党建+”、民族团结、家校协同育人、培育国门小先锋、适应新时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以及对遇到的瓶颈问题所作出的思考。杨晓副校长就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以及家校社三位一体共建“国门小先锋”优秀学子的培养工作,做了题为《活雅同行,家国情怀》交流分享,详细解说了一个中心、三个维度、四类活动、一个品牌德育课程的具体做法。接着,邓世玲副校长就该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活雅课堂”的改革做了题为《立足课堂教学改革,促学校内涵发展》的主题发言,详细解读了学校“12312”线上、线下两套教学管理模式、“三环六步一提升”课堂模式和教师培训的“雅致工程”具体做法。最后,东兴市教育局洪永兴副局长表示:学校工作的核心是育人,学校发展的重点在课堂,学校应该以文化引领,走内涵发展之路,希望在今后的交流活动中,持续推进结对帮扶协议,用足用好帮扶之力,在精准对接、双向奔赴中形成共赢。时在初春,细雨洗尘。下午,东兴市实验学校以及小学三学区领导老师汇聚在阶梯教室,聆听了桂林市芦笛小学团队的行政管理经验分享。陈海荣校长先向与会领导老师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阳光教育”办学理念,接着作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无边界阅读的探索与实践》无边界阅读推广讲座,详细介绍了“无边界阅读”理念,以及海量阅读、文言阅读、经典诵读、悦读悦写、数学阅读、英语阅读、美术阅读等一系列阅读教学模式,娓娓道来,既有高屋建瓴的思想,又有可操作的具体路径,毫无保留地将芦笛小学的阅读教育策略推广给东兴市教育界同仁。阳佳辰副校长带来的《创建阳光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经验分享,从背景分析、到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具体做法等,无不体现了芦笛小学在创建教师教研文化方面地不断思考和方法创新。“向我看齐向优秀看齐”“我的岗位我示范 我的领域我争先”“我与芦笛共成长”等系列师德活动、外聘专家讲座、满天星读书活动、“青蓝工程”、专家课堂观诊、“课改大家谈”“芦芽、芦苗、芦花”分级成长序列、搭建学科舞台等措施非常务实,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强。黄智云副校长就少先队工作经验作了《向阳花开,幸福成长》经验分享,分享中黄副校长结合学校“阳光教育”理念,从“1+3”队伍、童趣岗位、育人空间、多彩活动等方面、具体介绍了“打造最美中国红”的“五个一”红色教育活动、劳动实践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体现了学校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努力夯实少先队基础建设,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传统文化、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走创新发展之路,全面提升队员综合素质。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桂林市芦笛小学教师还将进行阅读教学、班级阅读管理、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分享,并与东兴市实验学校的老师进行语文同课异构、劳动教育、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交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本次结对帮扶活动,搭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桥梁,充分发挥了桂林市芦笛小学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通过持续、深层次、多元化的交流与学习,充分开发、利用、共享学校的教育资源,促进帮扶学校共同发展。
通讯员:阳佳辰胡玉云粟立华
图片:陈冬梅胡玉云粟立华

来源:桂林市芦笛小学(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