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至24日,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张碧伟、省非遗保护中心原主任尹家玉、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范阳等领导陪同下,到宣威调研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在火腿博览馆调研国家级非遗项目调研组在火腿博览馆交流
调研组先后到宣威火腿博览馆、浦记火腿食品有限公司、浦在廷故居、为君开食品有限公司、倘塘黄豆腐非遗工坊以及阳光食品有限公司非遗工坊实地考察宣威火腿制作技艺、宣威菜烹饪技艺、倘塘黄豆腐制作技艺、宣威火腿月饼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每到一处,调研组都与当地非遗传承人或相关工作人员认真交谈,详细了解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发展情况,并就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开发给予意见和建议。在浦记火腿食品有限公司调研调研阳光食品非遗工坊实地调研阳光食品非遗工坊建设情况
调研组对近年来宣威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围绕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品牌,结合实际加强推进非遗传习馆、非遗工坊建设、培育非遗企业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就非遗工坊的发展与曲靖市、宣威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工坊带头人、非遗保护工作者等进行了探讨与交流。调研宣威火腿传承与创新发展
调研组认为,宣威火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火腿制作技艺精湛,产业已成规模、发展态势良好。调研组强调,宣威火腿的制作及相关习俗是家家户户养猪、做火腿,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凝聚着手艺人智慧、才艺和经验的精湛手工技艺对宣威火腿制作过程的介入,才是宣威火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所在,也是传承的本质。和火腿月饼制作技艺传承人交流和倘塘黄豆腐传承人亲切交流
调研组指出,要在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等深度融合,在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中凸显非遗的作用,展示非遗的魅力。
宣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红梅、市文旅局局长詹波等领导陪同调研。
截止目前,宣威市共有四级非遗保护名录72项,先后命名代表性传承人94名(已故9人)。其中:国家级1项(宣威火腿制作技艺);省级6项(宣威花灯、龙场猫耳斗制作技艺、倘塘黄豆腐制作技艺、宣威火腿月饼制作技艺、宣威菜烹饪技艺、西泽竹编);曲靖市级9项(包含2015年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命名的项目);宣威市级56项。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7名(已故5人);曲靖市级传承人19名;宣威市级传承人67名(已故6人)。建成省级非遗工坊1个,曲靖市级非遗工坊2个,宣威市级非遗工坊7个,建成非遗传习馆、传承体验中心10个。
文:张秋菊 图:赵璠
编辑:李贤阳
编审:符蓓 朱尤靖
终审:滕仕万
更多文化资讯尽在
云南公共文化云宣威市文化馆
END公众号
宣威市文化馆
手指长按二维码
<p style="color:#A4ACB2;font-size:12px">来源:宣威市文化馆(微信号)</p>